咨询电话


首页

碳中和热度一路高涨,国内外发展各有千秋

[06月22 号]

来源:天一能源

背景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及目标制定

如今气候变暖等国际环境议题已经成为全球人民的共识,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订,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署,到2012年的第一阶段气候变化的履约时代结束。而2016年《巴黎协定》签署,标志着全球履约时代到来。我国正式签署了《巴黎协定》,对二氧化碳减排做出了庄严的承诺。根据《巴黎协定》,“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同时认识到这将大大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由此,很多国家都在国际层面上宣布要在2050年前后做到碳中和。

2020年9月22日,习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

2020年9月22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内促高质量发展、外树负责任形象”的战略高度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国务院及各部委也出台了多个报告和规划,强调绿色低碳发展,凸显了国家层面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高度重视。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

碳市场——碳金融工具探索

碳金融工具探索方面,我国从试点碳市场入手进行逐步开拓。2011年10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截至 2021 年,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深圳五个试点地区完成了八次履约,湖北和重庆地区完成了七次履约,碳交易状况良好。我国2021年7月开幕的全国碳市场正式拉开了碳现货交易的帷幕,2225家电力企业被首批纳入到碳市场中。碳排放八大行业即碳市场覆盖范围明确于“十四五”期间逐步纳入的八个高耗能行业,包括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

今年4月,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新上16个品种中,一马当先的便是碳排放权,由此可见“双碳”政策背景下,碳金融工具的重要性。碳期货和其他产品期货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同样属于标准化交易工具,主要交易原理还是在于套期保值。购买者可以通过在碳期货市场进行与碳现货市场相反的买卖操作来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锁定碳融资收益,发挥其风险规避和碳价格发现的双重功能。碳期货之所以是具有意义重大的碳金融衍生产品,是因为它对我国碳金融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在全球碳经济领域的碳定价话语权。

国际政策影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由于欧盟碳市场发展已较为成熟,欧盟已经开始探索新的相关领域——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碳关税)。此概念实际上并非欧盟“首创”,早在国际气候谈判启动初期,碳关税就是各方讨论的议题之一。该机制是指在国内实施严格的气候政策基础上,要求进口或出口的高碳排放产品缴纳或退还相应的税费或碳配额。CBAM议题其实一直饱受争议,支持方所持观点是实施该机制可以减少“碳泄漏”风险;反对方则认为该机制是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并给多数企业带来压力。2022年3月,欧盟理事会通过了CBAM的“总体方针”,CBAM距离实施再进一步。对于市场上流通的有关碳关税即将实施的消息不绝于耳,对于正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压力下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企业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不过近期原计划在欧洲议会对欧盟碳关税立法报告的全体投票被取消,是由于欧盟碳市场发展规划中长期存在激进派与保守派以及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因此该方案并未获得通过,被退回起草委员会进行重新修正。此前欧委会方案中,碳关税实施时间从2023-2025年为过渡期,2026年正式实施,前期先行纳入钢铁、水泥、铝、化肥和电力五大行业,计算二氧化碳直接排放范围,而后期欧洲议会环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委员会(ENVI)方案中碳关税将于2025年正式实施,且新增有机化学品、塑料、氢、氨,到2030年纳入欧盟碳市场,除此之外排放范围也扩展到包含外购电力及热力产生的间接排放。若该版本法案通过,将会对我国出口造成极大影响。由于我国能源密集型企业产品出口份额大,这样的政策将会给化工、塑料、水泥等行业造成极大压力。

地缘政治和能源供应往往会让环保主义发展不受控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仍处在工业化阶段,能源结构未能到达最大程度优化的问题,也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环保和经济发展究竟谁才是第一要义,成为了许多国家的痛点。

投研一体——金融与环保行业高度融合

随着时代发展,环境与气候投融资等话题热度飙升,足以说明环境风险管理和金融模式创新的融合发展趋势。而“碳期货”作为最备受关注的新碳金融产品和一种潜在控排手段,也成为了碳排放现货交易的延伸和碳排放与金融产品的融合概念。

中州期货有限公司研究所一直高度关注国际政策和广期所新上碳排放权等新品种,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跟进“双碳”最新消息,进行政策汇总解读,并已成立相关专门工作小组,汇集能化、黑色、碳中和等相关产业人才,积极进行投研工作,打造碳中和产业研究团队。由于国家及地方“双碳”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且“双碳”政策影响的行业之多,范围之大,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降低煤耗、清退落后产能,包括今后可能对单位产品碳强度提出要求等政策法规,对相关产业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各个行业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高度重视,未来在对产品的研究中,分析“双碳”政策将具有更高的必要性。这要求金融研究机构在日常研究分析工作中链接碳中和相关内容,做到创新与拓展。


上一篇: “迎峰度夏”来临焦炭全面限产引关注

下一篇: 山西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煤炭安全供应

版权所有:古交市千峰精煤有限公司官网 晋ICP备2021003034号-1 技术支持: 山西货通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